如果沧桑运河之历史沿革、水利工程之巧夺天工、管理之天下转漕、万民生业之流蕴风物展示的都是历史文化,那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大量沉浸式体验,则从视觉、触觉、味觉、嗅觉、听觉体验多个维度让观众身临其境,开启一场穿越唐、宋、明、清的时空之旅。通过引入“科技+艺术+文化”的裸眼技术理念,-声、光、电、形、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,龚良介绍:“我们希望博物馆不仅是艺术的,更是沿岸百姓文化休闲的目的地。”
“这是一座建在文化公园里的博物馆。” 江苏省-厅副、南京博物院-龚良在此-次-中说,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是公共服务设施,还是文旅融合的旅游目的地。“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定位为国内展示大运河文化的专题博物馆,是一座反映大运河历史概况、现今状态和运河-的博物馆。”
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院士张锦秋团队设计,扬州负责场馆建设,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和运营。目前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、书画、碑刻、陶瓷器、金属器、杂项等各类展品1万多件(套)。
在飞速发展的同时,中国博物馆同样也面临西方博物馆在-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转型过程中的挑战。如何让博物馆中的艺术、文化和科学知识成为与当代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;如何让或作为-的公众感到属于他们的文化价值在公共空间内逐渐得到-,在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展览中有所呈现,是目前中外博物馆在二十一世纪发展道路上所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。对这个问题的具体落实即是对博物馆的决策人和策展人心灵的拷问:全国一年近三万个展览中难道只能推出十个-展吗?有多少观众能真正地关注博物馆行业内的-?
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页网址:https://tztz330358.ynshangji.com/xw/27367996.html